


2025年4月12日,韩国首尔,“第53回亚细亚文化美术招待展”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。来自韩国、中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南非、罗马尼亚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德国、美国、泰国、加拿大、柬埔寨、文莱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比利时及港澳台地区,共计26个国家和地区的336件书画艺术作品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这场艺术盛宴。



开幕式上,中国书法教育专家盛敦荣教授应邀挥毫创作的大型榜书作品《壮美广西·墨韵汉江》,成为全场焦点。这幅作品以其恢宏的气势、跨文化交融的独特视觉语言,惊艳出场,将展览开幕式的氛围推向高潮。展览期间,他的《壮美广西》四尺斗方书法作品、壮锦主题文创作品也同步展出,从多个维度深入诠释广西文化底蕴,以独特的黑白线条向国际表达,赢得了世界各地艺术家的热烈反响。
一、斗方之间,笔墨之中绘山河
在展厅中,盛敦荣创作的《壮美广西》四尺斗方作品(68cm×68cm)格外引人注目。作品以“锥画沙”的笔法入纸,楷行相参的字体架构暗藏精妙之处。“壮”字恰似万峰竞秀,逆锋起笔间,喀斯特地貌的嶙峋风骨尽显;“美”字犹如九曲回肠,飞白技法的运用,勾勒出漓江烟雨的朦胧意境。在章法布局上,该作品大胆突破传统,将落款篆刻置于画面中央,恰似铜鼓纹样的核心图腾,营造出“众星拱月”般的视觉张力。这一创意布局,不仅体现了盛敦荣对广西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,更是一种极具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。作品中每个字的笔画,既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,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活力,让观者在欣赏之际,深切感受到东方艺术的博大精深。连接起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与无限可能。

(日本东洋书道艺术学会会长松本乌城先生与盛敦荣教授在一起,松本乌城先生赞誉盛教授的书法“气韵生动,力透纸背”,双方互相交流书道心得。)

二、书法文创:传统与现代的精妙融合
盛敦荣巧妙地将书法艺术与壮族壮锦工艺融合,在手提袋等文创载体上呈现书法之美。文创作品四边装饰着壮族铜鼓纹样与绣球图腾,传统装裱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辅相成。壮锦的华丽质感与书法的抽象美感相互映衬,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,又赋予作品时尚的审美意趣。日本书法家太田旭峯称赞道:“小中见大,一笔一画皆是八桂山河的缩影,更是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。”

(盛敦荣向韩国《月刊书艺》社长崔光烈先生赠送《壮美广西》)

三、15米巨幅榜书:笔墨间的文化与艺术
作为开幕式的压轴环节,盛敦荣教授手持特制的5公斤重巨笔,蘸着桶装浓墨,在1.3米×15米的特大宣纸上,现场创作巨幅榜书《壮美广西·墨韵汉江》。每个字直径达1.3米,笔锋起落间,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如山川起伏。“壮美广西”四字,笔触雄浑有力,蕴含着十万大山的苍茫厚重,尽显中国广西的地方特色。其中,“壮”字刚劲的笔触,象征着广西壮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现代发展活力;“美”字灵动画意,展现出喀斯特山水的秀丽与民族性格的灵秀内敛。“墨韵汉江”则如首尔汉江奔腾的江水,巧妙呼应韩国文化符号。在墨色交融间,汉江之水与广西山水遥相呼应,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,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开放。
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还在于,将八桂山水与汉江的一静一动、一阴一阳在宣纸上巧妙呼应,形成极具张力的视觉对话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作品落款嵌入韩文“장미 광서 -묵운 한강”,中韩双语书法合璧,恰似山脉与水流的交融,寓意着两国文化的共生共荣,完美展现出中韩文化交融之美、亚细亚世界文化交融之美。
展览现场,来自各地的观展者纷纷被作品吸引,驻足拍照、合影留念。他们或是与作者分享创作心得,或是低声品评作品,交流声与赞叹声交织,现场氛围热烈而庄重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激发了人们对广西的浓厚兴趣。马来西亚观众陈美玲感慨道:“这不是简单的书写,而是山水跨越山海的和鸣,是笔墨在文明间架设的桥梁。”韩国学界专家姜信雄先生赞叹:“盛先生书法大气、豪放,不仅展现了书法的传统功力,更创造性地将地域文化符号升华为国际艺术语言。”日本学者、书法家太田旭峯评价,这种“以大制大”的创作模式,使其成为“与时代对话的文化扩音器”。巴西中华书法学会主席刘树德指出:“盛敦荣通过斗方的精微、壮锦的质感与榜书的磅礴,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,使书法艺术突破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。”粤港澳大湾区水墨画协会主席黄约翰盛赞:“盛教授将广西的山川人文与首尔的汉江水墨熔于一炉,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。其用笔精准而灵动,笔落如神,气韵贯通,令现场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动容。”亚洲艺粹会(澳门)副会长兼理事长欧志祺表示:“盛敦荣的书法功力深厚,笔划雄厚,结字精准,书艺味浓,配上韩文落款,为展览开幕增添了无限魅力。获得现场观众报以激昂的掌声,成为展览开幕礼一大亮点。”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何自强盛赞:盛敦荣先生榜书挥毫,洒脱沉稳,凌云健笔,实践了中韩文化交流,可喜可贺!台湾学界专家林家同说道:“来自中国广西的盛敦荣教授,手握超大黑狼毫笔,在15米长的特殊宣纸上写下‘壮美广西·墨韵汉江’八大字,挥毫间内力深厚,每一笔每一划都展现着中国书法的运笔功力,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,是数十年不断琢磨的成果。最后,盛教授还用韩文释文书写,创作出中韩两国文字镶嵌的巨型书法作品,再加上引首章和落款印,堪称完美。创作完成时,盛教授已汗流浃背,可见运笔时的磅礴之力,让在场各国名书法家及数百名艺术参与者赞不绝口!真是中国书法的最佳代言人。其作品‘壮美广西·墨韵汉江’在韩国挥毫创作,更呈现出跨地域、跨民族的大爱,意义深远!”
美国劳工部赵小兰评价盛敦荣教授的书法作品:“深厚的汉字文化与书法功底,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卓越贡献,更是对美好未来的表达。”法国原总统希拉克曾赞誉:“盛敦荣教授的书法作品,不仅展现了汉字之美,更能为读者开启充满激情的探索之旅。”


(来自韩国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家、学界朋友驻足参观争相拍照)
鉴于盛敦荣教授在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,组委会主席韩国姜信雄先生代表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,特别授予他“特别贡献奖”荣誉,并为他颁发荣誉证书。



据悉,盛敦荣教授创作的“壮美广西”系列作品此前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、韩国堤川市政府及几内亚比绍、莱索托等多国驻华大使馆珍藏。此次在首尔的展演,从充满文人雅趣的斗方作品,到时尚焕新的文创产品,再到恢弘大气的榜书作品,盛敦荣以多元的艺术语言构建起“壮美广西”这一“新桂字号”的文化内核,在汉江之畔讲述着精彩的“广西故事”传播“中国声音”,书写了八桂大地与韩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,助力拓展了跨地域国际间的文化与艺术交融。
盛敦荣,研究馆员、教授、硕导,创立全国科学书法教育教学体系,全国优秀科学传播影响力人物、教育部“国培项目”授课专家,中国书法非遗艺术名人。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艺术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、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授课专家、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、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常务理事。广西科技界智库决策咨询专家,广西社会科学科普专家、广西政协书画院首批特聘艺术家、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等。
30多年来,他潜心钻研,发表19篇学术论文,多项教研成果转化为重要提案获批示督办。拥有30项国家专利、专著及科研奖项,出版30多部书法教育专著。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讲学,被众多机构和名人收藏,获“中韩两国人民友好使者”荣誉,为汉字书法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做出突出贡献。
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艺术顾问、马里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使者,台湾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,巴西中华书法学会名誉会长、韩国书画教育学会名誉会长、韩国堤川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等。

通讯员:木子、编辑:夏 琳
